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求实创新 追求卓越

——记物理系83届校友、山东省特级教师 宋协俊

来源:校友网 日期时间:2014-04-14 点击数:

 宋协俊,女,1962年2月出生,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大学前身)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5年7月在山东省聊城二中任中学物理教师,1995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7月调入山东省聊城市教研室任物理教研员,长期从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该同志在教学和教研上追求卓越,曾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特级教师”称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被中国中小学幼儿奖励基金会评为“教育科研优秀教研员”,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物理教研员”,被山东省教研室评为“山东省优秀普教教研员”,获得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等,多次获得聊城市政府颁发的“聊城市优秀教师”称号,是聊城市专业技术第四、五批拔尖人才。被山东省教育厅聘为远程培训课程团队专家。主讲的电视系列教材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中国教育山东台播放;在《物理教学》、《物理教师》、《中学物理》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的学生学习辅导用书超过百万字。为基层学校培养了大批物理教育人才,指导的7名物理教师全部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

 怀着梦想,83年7月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从此她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初为人师的她勤奋好学,明确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苦练教学基本功,熟悉物理教学常规,很快具备了较强的物理教学技能。

 信任与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充满活力的她富于爱心,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在收获爱的同时,喜欢上了她的课,彼此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中学物理教育是她的专业,她激发着学生的兴趣,实践着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就这样,用信任与兴趣点亮了学生的心灵,为学生开启了物理学习的大门。

 深入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与风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教育思想铭记在心,会启发才会教学。课堂上她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由思考她提出的问题到学生自己学会问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感悟着物理学的丰富思想方法。课下她为学生解惑,耐心细致,巧妙的将“球”抛回去:“你是怎么考虑的?”直到学生抛回来一个满意的“球”,问题解答清楚,她才会心地点点头:“你答对了。”让学生享受着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通过教学,她深刻领会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内涵。“教学有法”——遵循规律,合乎章法,教学达到了规范性;“教无定法”——区别对待,灵活施教,教学具有了针对性;“贵在得法”——高效轻负,自成风格,教学体现了创造性。她边教边学,力求常教常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研究教学,必须研究学习者,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使人发生改变的过程,她深知教育工作者必须博学,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还要研究人的认知心理、情感、差异,即研究学生。要教好物理,就要研究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认识方式及差;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容易理解, 哪些问题容易混淆;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错误是什么,如何辨析和纠正。同时还要研究物理课程,知道某一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上位知识与下位知识的联系,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真、善、美是物理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她深知坚持不懈的学习,深刻理解物理教育的内涵,挖掘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提升物理教育境界的重要性。她认识到,做物理教育与教学,除了教授物理知识,让学生懂得物理学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自然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物理教学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教育。物理就是要求真、求实,物理教育就是“真”的教育。她还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在不同空间、时间层次上对“物”的认识的积累和总结,其目的在于应用或合理规避,每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建立都是为了解决新的问题,每一个物理规律的总结,其目的都是为人类服务,物理教育是向“善”的,这是其教育的人文价值。“美”则是“真”和“善”完美结合后的更高级产物,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受物理学所带来的大自然的简约、对称、和谐,感受物理的“美”。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不断创新,付出心血,追求卓越,收获颇丰。94年收获了山东省第三届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95年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95年她走进了聊城市教研室,开始了她的教师教育工作。

 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起点低,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的服务对象是教师,是经历大学本科教育,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老师。服务对象的水平高了,要求高了,她的压力更大了。

 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她提升了理论水平,进一步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深入课堂听课,既博彩众家之长,又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帮助教师提高执教能力,她的足迹遍及聊城各个县市区。她更加了解课堂,了解教育教学的问题所在。

 走进教研,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给她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她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收集着专家们对教育教学的感悟,观摩着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领悟着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这使得她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有效提升,对物理教育教学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新课程的春风吹进了基础教育,为其赋予了新的活力。新课程所提倡的正是她所感悟的,她如鱼得水,汲取着新课程理念的丰富营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课改主张。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面对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又怎样搭桥?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认识到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重构教师的教育哲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有赖于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亦即回溯到教育的原点,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本质进行寻根究底地反思。通过对诸多教学问题的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具有本原意义的问题,即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分别与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重要的观念紧密联系。这也表明了,只有通过对这些本原问题的深刻审思,进而理解、把握它们的真谛,才有可能牢固树立起相应的新理念。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她铭记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研是科学,难在持之以恒,求是求真;教研是事业,贵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教研是艺术,美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她热爱的事业,她在工作中收获着幸福和快乐。追求卓越是她人生的目标,她愿意使自己成为一个行者。责任感、使命感使她不懈地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加强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她愿意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加强心智修炼,学会哲学思考,她愿意成为一个慧眼独具的智者。

 教研员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职业,这促使她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源,以研究为经,以实践为纬,以质量为宗,以干事为业的态度进行创新、创业,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先做“师之友”、再作“师之师”。带动广大物理教师分析学生特点、探究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过程,为教师的交流创建平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为造就名师搭桥。她的成果在山东省、华东六省一市范围内多次交流,还被授予了“山东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寄语母校:这儿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给予了我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力量。永远感恩母校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师,是他们的无私授业,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借此四十年华诞之际,祝愿聊大的老师们工作快乐,身体康健!祝愿母校生机盎然,育才无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