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庆动态 »

聊大40年

作者:党委书记 李喆     来源:聊城大学报 日期时间:2014-09-23 点击数:

 1974年到2014年,聊大已经走过40年的办学历程。40年艰苦创业,40载春华秋实。追忆40年聊大人栉风沐雨、拼搏奋进的辉煌征程,回想自己在聊大学习、从教、任职走过的36年,幕幕场景涌上心头。在全校上下迎接建校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写下这篇文章,以表达对学校的深深感激与热爱之情,激励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聊大人,秉承前人艰苦创业之精神,发扬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光荣传统,众志成城、改革创新、转型提升、再次创业,推动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史志春秋:我校40年发展历程回顾

 
  1. 艰苦创业、负重奋进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时期(1974-1981)

19748月,山东师范学院抽调三分之一的教职工和图书设备,利用其在聊城的原有校舍,建立了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自此,带着山东师范学院厚重的齐鲁文化底蕴和本科办学传统,凭着分院创业者的饱满激情和奉献精神,聊城大学开启了艰苦创业、负重奋进的办学历程。


   遥想建校之初的那段岁月,很多老领导、老教师和我们这些学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三座小红楼和礼堂是仅有的教学用房;教职工所住的平瓦房,破烂不堪,冬冷夏热,下雨就进水;仅有的一座伙房已年久失修,小水塔和两口机井水量不足,水质浑黄;校内整个排水系统始终没能妥善解决,致使不少洼地春夏秋是污水潭,严冬成溜冰场。但是,再艰苦的条件也没有挡住我校第一批创业者的步伐。寒冬腊月,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昼夜奋战,轮班推磨钻井,打出一眼深42米的机井。同时,全校师生挖路基、拌灰土、运石子、化沥青,亲手修建了学校第一条柏油路。学校第一批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馆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工建设,至1981年,房舍建筑面积已从建校之初的不到2万平方米增加到了4.2万多平方米。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一批老
山师人怀着创业梦想,扎根聊城,潜心学问,教书育人。入学后,每当在校园看到那些孜孜以求、朴实无华的老师们的身影,我们都投去崇拜的目光。中文系薛绥之先生主持的全国鲁迅研究重点项目,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在当时国内外鲁迅生平资料搜集和研究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英语系的张传真、星兆钧、肖文学等老师讲课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们将自己所授的课程讲得出神入化。至今,回忆起到中文系听课时,薛绥之、张效之、史恩涛、贺德扬、王世舜、韩立群、仲跻培等老一辈师长的风采,以及他们“拿学问当日子过”的治学精神,都令我感喟不已,心底产生无穷动力。


 

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有句话广为流传,他说“人生就像扣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想,我们从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到聊城师范学院再到聊城大学,之所以发展后劲足,教风学风优,是因为我们最初就扣好了第一粒扣子。当时,我校的办学风格、培养模式、管理方式等都承继山师,起点较高,省去了很多探索,少走了不少弯路。当年从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走出来的学子,如今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栋梁,他们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让聊大这所高等学府熠熠生辉。风雨话沧桑,往事非如烟。我们应该向为学校发展壮大而呕心沥血的第一批创业者致敬,是他们为聊大注入了艰苦奋斗、不甘人后的积极因子,是他们让后来人站在新的起点建设发展聊大。

 

 2.夯实基础、蓄势跨越的聊城师范学院时期(1981-2002)

1981711日,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改建为聊城师范学院。从此,学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之后的20余年间,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在困难中发展,在发展中克服困难,积极抢抓机遇,推进并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走“大师范”之路,办学实力大大增强。

 

这一时期,奠定了我校师范教育的厚实基础,形成了突出优势。从80年代初,学校就确立了面向基础教育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为进一步理清办学方向,1987年学校召开高师“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研讨会,1988年着手全面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还先后于1993年、1996年和2000年召开了三次教学工作会议,逐步明晰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路径。19985月,我校承办了第一次全国师范学院院长联席会,就我校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与全国39所师范院校和教育部师范司领导进行了充分交流,有力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中,我校的教研成果《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这一时期,优化了文理基础学科,拓宽了办学领域,提升了办学层次,为向综合性大学跨越奠定了基础。20多年的创新发展,使我校文理学科基础不断夯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校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坚持和巩固师范类专业优势的同时,以重点学科和基础型文理专业为依托,开始延伸发展应用型文理专业;并以原有文理专业为基础和支撑,稳步发展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有选择地发展工学、农学专业。同时,学校确立了科研工作的先导地位,改革了科研管理体制,实施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由重基础理论研究转变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并重,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从1981年取得科研成果29项,到1991年取得科研成果479项,再到2001年取得科研成果1168项,学校科研氛围愈加浓厚。

 

在学科和科研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校抢抓了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机遇。经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1998年,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学位点,在提升办学层次方面打了一个漂亮仗。随后,学校大力实施“优势学科生长点培育工程”,努力培育新的生长点,积极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到2002年,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9个。
 

这一时期,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将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是几代聊大人的夙愿,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也为我校发展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从1994年制定的学校“九五”发展规划,到1998年的第一次党代会报告,再到1999年学校党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发展行动计划》,都明确提出将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与此同时,学校主要领导在全省“两会”上多次呼吁此事,最终得到了省政府和教育部支持。20013月,教育部专家组一行就我校更名为“聊城大学”进行考察、论证,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22月和5月,教育部与省政府分别下文,批准了我校更名为聊城大学。筹备、论证、申请学校更名期间,我在学校办公室工作,全程参与了这项事关学校发展命脉的艰苦工程,见证了全校上下追求梦想、戮力前行、敢于超越的勇气与行动。可以说,从师范类院校到综合性大学,几代人的追求和奋斗终于结出了丰硕果实,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学校在新世纪再创辉煌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转折点,为学校进一步发展跨越奠定了基础,也终结了山东西部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优化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布局。

 

这一时期,我校逐渐形成了自身文化底蕴和大学精神。“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无形中极其有力地支撑着这项事业的精神力量。”这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一个经典论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一所大学,不可以没有一种精神信念作支撑,更不可以没有一种思想理念作指导。这一发展时期,我校也逐渐沉淀升华出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底蕴。

 

在办学中,我校自觉发扬鲁西文化中的“崇教、尚学”精神,积极传承鲁西文化中“敦厚、奋进”的人格品质,自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师,如化学系杜国忠、齐蕙珍等老师,赶毛驴车去济南拉氮气,用去毒的棉籽在阳谷作养猪实验,最终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文系《汉语大词典》编写组的老师们,承担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词典》“刀部”的编写任务后,对每一个词目都多方考据查证,呕心沥血,严谨治学,历时三载,编撰词目3000余条近百万字,该项目获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也正是在这些教师的影响下,我们向社会输送的学生群体呈现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勤奋严谨、勇于创新的特点。教风和学风相互影响碰撞,逐渐形成了“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当我们面对一些发展中的“大仗”“硬仗”时,全校上下总能拧成一股绳,不怕艰难险阻、不计个人私利,敢为人先、势在必得。特别是在硕士点申报、学校更名等学校一些重大发展机遇面前,一大批中层干部、学术骨干和单位以主人翁的姿态,上下同心,发扬“攻山头”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抓住了学校发展中许多稍纵即逝的机遇,通过这些“大仗”“硬仗”的洗礼,凝聚形成了“顾全大局、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聊大传统。聊大精神和聊大传统,已逐渐沉淀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核,永久地镌刻在聊城大学发展的基石上,更熔炼进了全体聊大人的灵魂,在学校改革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一时期的办学成就,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当年曾写过一篇题为《聊城师范学院》的文章,表示“要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来赞美这所学院,歌颂这所学院。”2002年学校成功更名后,季老更是满怀深情地赞美和憧憬道:“聊城大学之成立,诚所谓顺乎天理,应乎人情之盛举”“行将见桃李遍鲁西,文风满山左,流风余韵普及神州矣”。

 

 3.转型提升、全面发展的聊城大学时期(2002-2014年)

步入新时期的聊大,目标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定。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一个人的人生是这样,一所大学的成长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学校扩大校区,搭建平台,突出特色,转型升级,在办学结构、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学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路子逐步明晰,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学校的基本条件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更名之后,学校紧紧抓住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契机,结合当时地价、建筑成本都相对较低的机遇,经过艰苦的征地拆迁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在徒骇河东岸建设了一个新校区,学校占地和建筑面积成倍增加,到“十一五”初期,学校的土地面积、教学科研用房与仪器设备、学生宿舍与场馆设施、水电暖以及通讯网络等办学硬件指标都满足了教育部规定的30000人大学的标准。同时,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教师建设了聊大花园、聊大花园东苑、明德公寓等共1400余套教工住宅,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有了质的提升,在省内外广受赞誉。可以说,在办学基本条件建设方面,我们当时走在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前列,为学校全面内涵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更好地参与到“十一五”之后的高校激烈竞争赢得了先机。

 

这一时期,学校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功实现了由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并稳步发展。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材料科学、建筑工程、汽车工程等应用学科专业,并围绕这些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工科学院,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主,文理基础学科、教师教育学科、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教学改革年”等活动,提出并开始探索“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学科支撑教学、后勤保障教学、一切围绕育人开展工作的浓厚氛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先后启动了“优势学科生长点培育工程”、“学科特区强化建设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工程”和“硕士学位点强化建设工程”等,确立了重点发展的“学科特区”,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和融合。到“十一五”时,学校建成2个省级研究中心, 10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并获得了“泰山学者”岗位;获得“863”项目等各类国家级课题49项,省部级课题近160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近50项,学科建设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这一时期,学校发展实现了突出质量与特色的转型跨越之路,开始了再次创业的征程。进入“十二五”以后,在前期发展基础上,学校全面内涵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们通过多次举办学习研讨班,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逐步统一到内涵发展上来,确立了“提升质量,突出特色,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的思路,提出了“转、强、干”的新要求。最终在2013年年底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努力创建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和目标,确定了全面深化学校改革发展的“30条意见”,开启了再次创业、转型跨越的征程。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向应用转型,获批了我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通过推进“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积极构建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发展的专业平台,努力培养“下得去、上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办了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按照精英教育理念,创办了季羡林学院,重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注重加强人才培养特色建设,在教师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国防生教育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目前学校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21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加入了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获得近60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积极推进科研转型和特色发展,强调科学研究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切入点,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新兴应用学科,与中南大学合作成立有色金属研究院、与中通客车公司合作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农业部畜禽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共建了畜禽疫病防控研究中心。我们立足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成立了运河学研究院;主动回应国家外交和海洋战略需求,开展了太平洋岛国研究,目前正在全力创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特别是立足当前山东省医药产业升级突破需要,学校积极联合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申报获批了山东省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目前,围绕以上几项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平台,正在初步形成我校自己的学科和科研特色,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搭台、企业注资、学校借势发展的道路。经过这一时期坚持不懈的建设,学科科研水平显著增强,拥有了2个“千人计划”人才,46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3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近年来,获得包括“973”子课题、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各类国家级课题220项,省部级课题432项,有160余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这一时期,围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初步构建起了科学管理体系,建设了先进的大学文化。学校不断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构建起三级二元办学体制,提高了学院的自我经营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了办学活力。我们按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大力实施综合领域各项改革,围绕形成权责明晰、奖罚分明、责权利统一的科学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效益。制定实施了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务委员会和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突出了教授治学。不断强化学院治理,探索学院实施分类管理试点,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和办院特色,推行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订学校和各二级单位2020年以前改革发展总目标和年度分目标,努力构建科学管理的目标体系。出台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编制改革方案,出台组织大纲和办事指南,努力构建科学管理的执行体系。制订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出台实施年度考核方案,严格绩效管理,突出奖优罚懒,建立科学管理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做好校内绩效考核与分配办法的试行工作,修订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单项奖励办法,推动教学实体和后勤实体自行创新改革,努力构建科学管理的激励体系。推行岗位和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及任期目标考核,探索实施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轮岗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建立大督查工作机制,构建科学管理的保障监督体系。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干部培训、干部作风建设和干部梯队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了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对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加强体育、美育教育,具有聊大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正在形成。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开展现代大学精神研讨,培育“大学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就是大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全员育人育全人”的办学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弘扬“聊大精神”和“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骆驼精神”,建设供师生静思、交流、读书的休读点和标志性人文景观,在全校营造起了“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管理人员好好服务”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近三年,学校经历了省审计厅两次审计、省委巡视组驻校巡视和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巡回督导,他们都对我校的改革发展、风清气正的环境和聊大人的团结一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凤凰涅槃:对学校40年发展的几点体会

 

回顾40年的发展,我校之所以能够在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前进、在困境中崛起、在发展中壮大,得益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等国内众多发展较快的大学都在坚持的发展经验。除此之外,我认为以下几种意识,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艰苦创业意识

这一点可以说是我校40年的发展之魂。学校创建于文革时期,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人才向东部沿海、向省城流失的趋势至今未减,可以说学校一直处在艰难发展的路子上。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聊大人没有因地处区位偏僻、经济落后而自封、自馁,而是把学校发展与学生上得了大学、上得起大学、上好大学紧密联系起来,与实现鲁西区域经济社会的复兴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山东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及建设富强山东的伟大使命紧密联系起来,以强烈的创业意识,以愈战愈勇的韧劲,植根鲁西这片热土,变区位劣势为比较优势,校地互动,错位发展,不断增强为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40年来,我们始终强调“在困难中办学,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咬住发展不放松,在顺境中快发展,在困难时更要发展,越是困难越考虑发展,用发展克服困难;顺境时发展得快一些,困难大时发展得慢一些,但发展从没有间断过,也没有放弃过,我们业已形成的聊大传统和聊大精神也正是由此而来。可以说,从建校之初老一辈聊大人的艰苦探索,到创办综合性大学,一代代聊大人留给聊大的不仅是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奖励荣誉,更重要的是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艰苦创业的传统与精神,对学校由“分院”到“师院”再到“大学”的跨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发展的危机意识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所大学要前进、想发展,必须学会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能是因为我校办学条件艰苦,办学中更多地依靠自力更生等原因,聊大人一直保持发展的危机感,害怕办学理念落后,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在每一个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注意寻找追赶超越的标杆,主动加压,通过学习及时捕捉各种信息,积极寻抓社会提供的各种发展机遇,形成了我校发展中的“超前半拍”效应。聊大人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每到关键节点,每逢年初年末,学校都会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探讨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

 

回顾我们的办学历史,在一系列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我们总是能够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赢得主动。我们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机遇,使学校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抓住历次硕士点申报机遇,提高了办学层次。我们抓住高校扩招和当时土地、基建廉价的机遇,抢先半步,建设了东校区,与之后进行规模建设的高校相比,节省了办学资金。我们抓住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先机,购置建设了聊大花园和聊大花园东苑两个到目前也在全省高校闻名的教师住宅小区,改善了教师住宿条件,吸引了高层次人才,扩大了社会影响。我们在大多数高校仍在大规模基本建设时,又率先开始了发展转型,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之后,开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型,顺利获批了山东省第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此外,我们积极寻抓机遇,创办了孔子学院,通过山东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国别研究基地等的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路子。这些机遇的寻抓,正是我们有着极强危机意识的反映。

 

 3.改革创新意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前进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总结我校40年快速发展的原因,与历代聊大人紧跟形势,更新观念,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用新观念认识新情况,用新视角探索新途径,用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密不可分。我校是省教育厅最早确立的8所人事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多次获评全国、全省后勤改革先进单位。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一直是我们克服发展困难的重要动力,是学校发展建设的主旋律。

在建设综合性大学过程中,我们成功进行了三级二元办学体制改革,调动了学院办学积极性。推进了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新机制,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成功推进多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具有高校特点的后勤甲乙方关系,为下一步建立管理精细化、服务经营市场化的后勤改革打下了基础。我们还进行了“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奖励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探索了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和目标考核管理体系改革。总结40年的改革发展,可以说,我们正是通过改革和创新,突破了学校在各领域、各阶段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羁绊,在很多情况下使学校一些工作由“山重水复”转入“柳暗花明”。

 

 4.服务引领意识

地方高校地处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只有充分发挥与区域社会联系密切的天然优势,主动服务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求得社会存在价值,赢得更多办学资源。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主动契合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自觉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贴近聊城、融入聊城、服务聊城”,积极寻抓“一区、一圈、一带”(中原经济区、济南都市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叠加机遇,制定了《聊城大学服务聊城行动计划(2009-2015)》,推出了包括新材料研发及创新、建设服务“三农”技术与咨询、高层次人才培训培养、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等在内的18个服务平台,成立了聊城发展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30余个共建机构和近50个产学研基地,力争把聊城大学建成聊城市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技术研发的基地、科普教育的园地、孕育与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搭台、企业注资、学校借势发展的道路。


 

 
   5.特色发展意识

特色是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有了特色,学校发展就有了核心竞争力。我们一直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打造办学特色,特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教师教育、国防生培养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特色鲜明。我校在转型为综合性大学后,继续发扬师范教育传统,打造山东省和冀鲁豫周边地区重要的教师教育高地,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改革之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校是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先行先试的典型。我校自2003年招收培养国防生以来,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有着很高的社会声誉,每年招生录取分数都在我省一本线以上。近年来,我校共有571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区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2 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参与人数和扎根西部地区人数都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团中央称为“聊大现象”,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国形成了很大影响。
 

在学科和科研工作方面,近几年,学校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加速推进学科专业调整转型。在继续保持传统基础文理学科优势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在加强自主培育的同时,走“借船出海、高位嫁接”的路子,重点发展了抗体制药研究、太平洋岛国研究、运河学研究、新能源汽车研究、光通信研究等30个重点学科特色建设项目和33个科研创新平台,并建立了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组成的学科和科研团队。

 

 

 

  6.和谐发展意识

在学校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学校一直坚持和谐发展,使各个时期的改革发展都处于和谐稳定、有序推进的状态。

 

我们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坚持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教务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等,充分保障教师特别是教授在学术事务上的主体地位。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暨工代会,推进学院教代会常态化,加强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办学治校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在制订制度时,学校一直坚持人性化的理念,力争把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变成师生员工自我管理的过程。在推进各项改革过程中,一直坚持以“不断不乱”为前提,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兼顾师生合法利益,积极推进民生工程,确保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

 

在营造外部和谐环境方面,我们主动立足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聊城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都从科教兴聊的战略高度,自觉把聊大的发展与聊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加强校地共建,形成了“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依大学而盛”的良性互动关系。目前,校地共建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积极搭建校地结合、多方联动、社会参与和共同发展的互利共赢平台。学校通过“大学手拉手”工程等主动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一时期,结合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又主动联系中原经济区所在高校,共同服务中原经济区社会发展,开展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我们还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形成了多样化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

 

三、崛起鲁西:努力实现建设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

 

奋斗无穷期,发展无止境。回眸聊大40年风雨历程,我们为学校取得的办学成就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吹响了高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一代接着一代干,加快创建,巩固提升,按照我校2013年底党委全委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转型跨越,再次创业,在创建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逐步实现以下愿景:

 

再过10年,到建校50周年时,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前10%46个学科和1015个本科专业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一流水平,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服务引领鲁西地区、辐射晋冀鲁豫省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摇篮”、“科技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基地”、“智囊团”和“思想库”。届时,学校办学活力大幅增强,创业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管理人员好好服务蔚然成风,学在聊大誉满天下,被社会广泛认可,受人高度尊重,聊大人的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再过20年,到建校60周年时,我校要在全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成为国内地方高校中首屈一指、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高等学府,实现季羡林先生为聊城大学揭牌题词时所希望的“流风余韵普及神州矣”。

 

为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直面社会需求,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走国际化、开放型、显特色、创品牌之路,搭平台、组团队、建机制、育文化,对学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化。调整结构,创新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优和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特色,促进转型,提升学术研究水平,逐步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品牌;立足区域,协同创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逐步实现从产学研结合到产学研的融合;传承创新,突出育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不拘一格,激励竞争,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优化治理,完善机制,建立适应学校转型跨越的现代大学制度;改善办学条件,支撑发展需求,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从而全面推动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跨越。

 

  上下求索,岁月如歌。我们深知办好一所大学,尤其是在相对偏远和落后地区办大学,有多么的艰难。但四十年来,聊大人肩负责任与使命,怀揣光荣与梦想,把推动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创新紧紧连在一起,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绘就了一幅幅敢于超越、追求梦想的时代画卷。薪火相传,励志创新。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聊大人将乘风破浪,继往开来,把建设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聊大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朝着更加辉煌的明天昂首奋进。